连日来,位于南昌经开区的南昌腾讯众创空间里,江西情景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付玥正为外省一景区进行360度5D环幕影院设计与内容制作,这一设计将为游客带来沉浸式旅游新体验。
“作为一家研发球幕飞行影院的企业,我们专注主题公园特种电影、虚拟现实(VR)互动影片、增强现实(AR)互动内容开发以及多媒体互动项目制作。短短几年,公司从刚开始的寥寥数人发展到现在拥有几十人的核心技术团队,年营业额增加近10倍。”付玥说。
《经济参考报》记者注意到,近年来,由于政策扶持、基础设施支撑以及应用场景拓展等多方面利好,VR领域投融资热情高涨,市场空间加速打开,并向着到2026年产业总体规模超过3500亿元的目标迈进。
由“虚”向“实” 应用场景加速落地
打开微信小程序,选定目的地,只见一个名为“迎迎”的数字人出现在页面,在虚拟空间行走,带领旅客前往公交站、地铁站、网约车候车点等目的地。“作为现有导示系统的补充,数字人导航可计算最优路线,为旅客解决在高铁站容易迷路的问题。”南昌西站综合服务中心项目办负责人王珏说。
不仅可以导航,在南昌市小核桃科技有限公司展示厅,记者看到,这里有正在吟诗作对的“诗人”,宣传反诈的“民警”,教学授课的“老师”,服务群众的“银行大堂经理”……南昌市小核桃公司CEO李梁介绍,相比于早期的动画形象,虚拟数字人最大的变化就是可以和真人互动。
以数字人为代表的新业态,是VR由“虚”向“实”,加速落地的场景之一。随着应用场景的不断丰富,VR技术赋能千行百业的态势日益明显。
记者了解到,在世界VR产业大会举办地江西南昌,产业正呈加速集聚之势,全市拥有VR相关企业278家,微软、华为、阿里、联想、HTC(宏达)、科大讯飞等龙头企业先后落地南昌,聚集了联创电子、华勤电子、小派科技、江西影创、三极光电等VR配套企业,形成了覆盖硬件制造、软件开发、内容创作等VR全产业链。
工信部数据显示,近年来,我国虚拟现实产业加速发展,投融资信心和活跃度进入一轮新高潮。2021年我国虚拟现实领域投融资规模涨幅超过100%;相关企业已经超过1万家。
赛迪顾问数据显示,2019年至2021年,我国虚拟现实市场规模不断增长,从2019年的282.8亿元增长至2021年的583.9亿元,市场规模实现翻番。赛迪顾问预测,我国虚拟现实市场规模仍将保持快速增长,2023年将突破1000亿元大关。
政策持续加力 发展迎战略窗口期
产业发展背后是政策的逐步完善和各界的不断探索。政策上,从中央到地方一系列支持VR技术发展、应用落地的举措为产业提供了有力支撑;网络基础设施上,5G发展提速,全国累计建成开通5G基站超过230万个,“大带宽、低时延、广连接”的特点为VR应用推广创造了良好网络条件;新消费场景不断拓展,为VR产业发展创造了有利的市场环境。
更多利好还在持续释放。“十四五”发展规划纲要将“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”列入数字经济重点产业,提出以数字化转型整体驱动生产方式、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变革,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,壮大经济发展新引擎。
2022年底,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五部门印发的《虚拟现实与行业应用融合发展行动计划(2022-2026年)》(简称《行动计划》)指出,经过多年发展,虚拟现实产业初步构建了以技术创新为基础的生态体系,正迈入以产品升级和融合应用为主线的战略窗口期。
《行动计划》进一步明确发展目标,提出到2026年我国虚拟现实产业总体规模超过3500亿元,虚拟现实终端销量超过2500万台,培育100家具有较强创新能力和行业影响力的骨干企业。并从深化技术研发、开展应用试点、打造产业集群、强化人才支撑等多方面部署保障举措。
地方上也在积极部署。1月30日,江西公布的《江西省未来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(2023-2035年)》提出,发挥江西在AR/VR终端入口发展的先发优势,建成全国数字经济发展新高地和场景创新应用先导区。此前,山东在2023年的政府工作中提出,推动集成电路、超高清视频、虚拟现实等数字产业突破发展,支持潍坊建设元宇宙产业园。北京、上海等地也在积极打造各具特色的虚拟现实产业集群。
产业加速成长 拓展实体经济增长空间
业界人士分析,随着政策支持和市场需求等有利因素发挥作用,我国VR产业潜力将进一步释放,为实体经济增长拓展新空间。
中国数实融合50人论坛智库专家、国研新经济研究院创始院长朱克力对《经济参考报》记者表示,我国虚拟现实产业发展具有较为充分的条件支撑。从政策层面看,相关部门将VR技术纳入战略性新兴产业体系,推出了一系列举措进行系统支持,促进技术与行业应用融合发展,其中包括在财政金融方面助力企业技术研发和推广、支持优质企业上市等。从市场层面看,随着产业技术的成熟和市场需求的提升,VR应用范围也不断扩大,尤其在文旅、教育、医疗及娱乐等领域具备市场前景和发展空间。
“虚拟现实产业化发展,作为现代产业体系的其中一环,将在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发挥创新引领作用,通过加快制造企业技术改造升级,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,助推技术变革与产业结构优化,促进数实融合走向深入,拓展实体经济增长空间。”朱克力说。
Copyright ©2021 百检(上海)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沪ICP备19010749号-13